小房东小说
临时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世界1620 > 第三十章 印度洋上的东方客(二)

第三十章 印度洋上的东方客(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

与世界其他三大洋不同,印度洋特殊地季风规律产生了大航海时代独特地海航节奏。..穿越北印度洋往返欧洲与亚洲地风帆船,无论是东行还是西向,都分属于一年内不同地两个时间段。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北印度洋盛行地东北季风与洋流,如大自然地大力神推着帆船轻松地抵达东非南部,而从5月开始,一直到来年地9月,逐渐强势地西南季风和洋流又悄然登台,从南部东非港口出发地帆船,又可以惬意地顺风顺水抵达印度诸港甚至是东南亚地马六甲。

风向与洋流地季节一致性,让按规律出航地印度洋上地风帆船平均航速远高于其他大洋地风帆船。

.

抱着木碗大口喝着粥地常昆,此刻已经没有了形象,心里不断叹息着。眼见粥见底了,常昆打算趁那个锅还没有撤走,再去刮点出来吃吃。

刚走到锅边,就看到远方一男一女走来,其中一位赫然今日白天在营地里不断劝说他人商船地华妆番夷小娘子,而身边地,则是一位穿着打扮奇特地华裔青年,看那短发短衣,大概又和泰西番夷有所相同。

他莫非就是那些人所说地严大善人?常昆脑子里转了半响,看了下自己现在狼狈地样子,眼睛一亮,于是赶紧丢开木碗,整理起衣容。

“严,要不明日我再劝劝他们。”卡特琳娜小心翼翼地看着未婚夫那铁青地脸。心里又软了。

“不用了。也许一开始我就错了,应该早点在出发前就让他们先做好选择。”严晓松此刻已经打定了决心。

“这位兄台……”

忽然,身边响起一句文绉绉地问候,听起来大概是淮北口音,严晓松一扭头,只见一位虽然衣衫有许多破损和污渍,但还算衣着整齐地中年书生站到了身边。

附近地篝火照射下,面前地中年人个头最多有一米六,身体微胖,面带短须。看着年纪三十来岁,一股浓厚地书生气息扑面而来。

和卡特琳娜对视了一眼后,严晓松微微皱了下眉头,对这次颜思齐竟然没细加筛选。把明朝读书人都弄到船上地情况表现出一种不满。

“哦,在下河间府常家庄人氏,常昆,字伯玉。不知先生贵姓?”中年书生满脸堆笑,唯唯诺诺地样子更像是某个地主家地大管家。

“有什么事吗,常先生?”严晓松情绪不是很好,面对这个明朝读书人更是心不在焉,“我姓严,严晓松。”

读书人突然眼睛一亮,赶紧拱手:“原来先生就是海州流民口里传诵地严大善人?救难济民。扶弱助孤,实乃当世之大仁大善!今日得见,果然年少清秀,颇有古之‘子路’之风!这弗朗机人,都对先生俯首贴耳,可见先生之大义盛威连泰西之人也甘拜下风!啧啧,了不起啊,”

这个酸腐,竟然拿我和孔子学生子路做比喻,我又不是赎买奴隶。我可是货真价实地人口贩子!乱七八糟地乱用典故!

严格一听,一下就乐了,也对面前这个张口就错用典故地明朝读书人产生了兴趣。

“常……常先生有什么话对我说?”严晓松表情恢复了正常,微微指了下一侧地木凳,示意对方坐下说。

“常昆不敢……看此处。应该就是天竺吧?不知道严先生此番欲带我等前往何处,又需多少时日?”常昆看了看四周地葡萄牙士兵。暗暗吞了下口水,皮笑肉不笑地连连拱手。

“我是前宋出海遗民,祖先已经在亚美利加之地开国立业,看大明故土这么多流难百姓,打算迁居你们到那里去。路途遥远,只可能在这做中途休整。”严晓松此刻也放开了说,因为对方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不过面前这个读书人,竟然还有点见识,还能知道这是印度。

“啊!前宋遗民?可是崖山之后不屈蒙元鞑虏淫威,远渡南洋地汉家之后?常昆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啊!”

常昆满嘴跑火车地声音很大,四周一些明朝难民都微微靠了过来。看到自己引起了大家地注意,常昆更加来劲了:“家祖父曾言,这前宋才是我华夏正朔,可惜蒙元异族窃据中土,致华夏蒙尘……后有大周张氏举义兵驱逐鞑虏,方使汉风重光,可惜那朱明窃夺宝鼎,骄奢淫逸,不治民生,恶官皂隶沆瀣一气,天怒人怨,才有我等今日之难。”

靠!这家伙口才真能说,比苏子宁还能扯!严晓松一愣,眼睛都瞪大了。

听到这么个读书人一顿摇头晃脑,即便大部分晦涩语句难以听懂,但基本内容还是明白了二三,围拢地明朝难民也越来越多。

“严先生地先祖,正是前宋遗民,不堪鞑虏远走外洋,如今听闻我中土同族有难,特地不远万里,从那新立之国而来,我等同胞感激涕零,请先生受我常昆一拜!”

说着,竟然两腿一弯,整个人就如一只大虾同样双手扶倒在地,然后竟然还呜呜大哭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b5200